6月1日消息,英特爾CEO基辛格(Pat Gelsinger)在2021年臺北國際電腦展(COMPUTEX 2021 Virtual)線上展的開幕主題演講環節表示,半導體產業已采取行動去解決短期供需吃緊的問題,但供應鏈可能仍要花上數年的時間,才能解決短缺的情況。
基辛格強調,他很喜歡“釋放創新”這個說法,這相當能詮釋產業及英特爾在這些嶄新日子來的精神與策略,目前有四種關鍵的超級力量正在驅動全球的數位轉型,包括云端、 5G連接、人工智能及智能邊緣裝置。
基辛格指出,疫情期間的在家辦公與在線學習已成趨勢,導致半導體業爆發性的成長周期,也為全球供應鏈帶來龐大壓力。英特爾與許多伙伴合作,希望增加更多產出來應對市場需求,采取行動來促使產能去盡量滿足全球各種新領域產生的需求,例如該公司在過去四年就增加了一倍的內部產能。
基辛格特別提到臺灣的生態系合作伙伴,他有許多來訪臺北的回憶,包括如參與英特爾開發者論壇等活動,也感謝臺灣的生態系扮演關鍵角色,去一同面對如今產業中的挑戰。英特爾密切與臺灣的ODM、OEM、晶圓代工廠及封測廠合作,確保持續投資在對的領域,去緩解未來供應鏈中的瓶頸。
基辛格強調,英特爾于軟件、硅晶片與平臺、封裝與制程等方面,擁有無可比擬的量產優勢,其整合元件廠(IDM)模式可有效且動態地應對市場需求,該公司將投入超過200億美元提升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的產能,以及新墨西哥廠的先進半導體制造技術,并將廠區擴展至美國其它地方與歐洲市場,以確保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能得到具持續性與安全的產能供給。
基辛格此前宣布英特爾的“IDM 2.0”策略,包括三大方向,一是會繼續在內部生產大多數產品,將擴大自有晶圓廠產能;二是打算擴大提供晶圓代工服務;第三則是擴大利用第三方晶圓代工產能。
Copyright ? 2021 深圳兄弟海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粵ICP備15073664號-1